雄偉地矗立在奈良公園中心的東大寺大佛殿,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之一,是日本的代表性旅遊景點,每年都有眾多的日本國內外遊客前來參觀。 這座建築內供奉著高約 15 公尺、重約 380 噸的盧舍那佛坐像,它不僅僅是一座寺廟建築,可以說是日本歷史、文化和技術實力的結晶。 然而,其華麗外表的背後卻隱藏著一段神秘的歷史和軼事。
這次,我們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圍繞東大寺大佛殿最重要的謎團。
東大寺大佛殿之謎①為何開始興建大佛殿?
東大寺於 718 年奉聖武天皇之命建造。 關於聖武天皇為何選擇奈良作為東大寺所在地,有多種說法。 當時奈良是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佛教也盛行,因此是建寺護國的絕佳地點。 據說聖武天皇本人篤信佛教,並以東大寺為基地,試圖在全國傳播佛教。
據說,聖武天皇的母親元明天皇為了贏得與藤原氏的權力鬥爭,推動了東大寺的建設。
無論如何,東大寺之所以建在奈良,人們認為與當時的政治情勢和宗教背景密切相關。 然而,當時正發生被稱為「天平飢荒」的大規模飢荒,國家財政陷入緊張。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豎立一座巨大的佛像呢?
解開這一謎團的關鍵在於東大寺與朝廷的關係。 東大寺是由聖武天皇的母親光明皇后建造的,受到皇室的保護。 人們認為,大佛的修建是聖武天皇希望國家繁榮、佛教傳播的強烈意志和朝廷力量的支持而得以實現的。
東大寺大佛殿之謎②大佛的結構與技術有何奧秘?
東大寺大佛由青銅製成,高約15米,重約500噸。 當時,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鎏金銅佛像。 建造如此巨大雕像所採用的技術在奈良時代是前所未有的。
以當時的技術水平,怎麼可能建造出如此巨大的佛像呢? 包括支柱在內的總重量估計超過1000噸,而支撐這重量的地基結構卻是個謎。 最新調查顯示,大佛基座下方有一個深達8公尺的大洞,洞內有鋼筋磚石結構。
鑄造技術也充滿了謎團。 大佛由八部分鑄造而成,然後通過焊縫組裝而成。 分別鑄造的八個零件,內部光滑,但外部卻有鑄造時的模具痕跡。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不知道這個模具是用什麼製成的。 最近的研究表明,模具是由陶瓷製成的,並且是由最優質的材料製成的。 需要先進的技術來可靠、無縫地連接大佛的八個部分。 據認為,當時沒有螺栓或焊接,而是用鉛和鐵填充物將它們固定到位。
使用如此優質的陶瓷模具來製作大佛的技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
大佛由青銅製成,鍍金。 鍍金面積估計約130平方米,據說黃金總量約200公斤。 如果新建獨棟住宅的標準戶型是4LDK,建築面積在100平米左右,那麼130平米就是稍大一點的房子的面積了。 換句話說,它有一種新建的金屋被鍍金包裹的形象。 將數百公斤黃金捲成箔並均勻地塗抹到整尊佛像上的技術被認為是最尖端的金屬加工技術。
推測鍍金時使用了汞。 這是一種先進的技術,將金和汞合金化在一起,然後加熱以使汞分散。 像這樣的化學方法對於大面積均勻鍍金至關重要,但也有一段不利的歷史,其中許多參與施工的工匠都成為汞中毒的受害者。
而且,建造大佛殿需要龐大資金。 根據當時的記錄,據說建造成本約為2650萬兩。 江戶時代末期的儒家林道俊(1768-1828)提出了建造成本約2650萬兩的理論。 林道俊根據東大寺的舊文獻和其他記錄估算了大佛殿的建築成本。 結果,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總額為“80億5500萬仙”,即約2650萬裡亞爾。 這個數字在當時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 雖然徹底改建難度較大,但東大寺大佛殿的建造成本從目前的數千億日元,很可能相當於1兆日圓左右的巨額。
東大寺大佛殿之謎③建造它的夢想和修復它的秘密故事是什麼?
大佛殿在平安時代曾兩度被大火燒毀。 先是864年毀於一場大火,後於1180年源平之亂期間被毀。 特別是1180年東大寺被燒毀時,大佛殿被毀,大佛的一部分被熔化。
不過,每次大佛都已修復。 修復大佛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並且需要很多人的合作才能完成。
據說,提議建造大佛的聖武天皇在夢中被一尊巨大的佛像所感動,發願建造大佛,以使其成為現實。 修復大佛不僅是讓佛像復活,更是表達了支持聖武天皇保存東大寺歷史文化夢想的人們的強烈意志。